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小米负面被无限放大,被推上热搜轮番轰炸、小米车主被诅咒、小米汽车被线下划车损害,这些事情的本质矛盾是小米迅速上桌之后,牌桌上有人不想小米继续待在桌子上。
由此一些狂热极端粉“自发”地开启了和小米用户的矛盾。
所以及时澄清、严厉打击黑公关非常重要,但只要主要矛盾还存在,这种事情都是起来一件打下去一件,永远不可能停止,跟无限流打地鼠一个道理——当然了,你不可能看着地鼠疯狂往上冒直接摆烂不管了。
要彻底终结这个矛盾,要么小米下桌,要么对方下桌。
小米现在拼尽全力做的事情就是争取让对方下桌。
因为你好好做产品,持续做爆款,一步一步占据对方的生态位和市场,就等同于在赶人了。
所以要做好持久战准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现象是可预见的
小米真的是极其少见的,极度按部就班、按规律做事的扎实公司,甚至发展路径稳定到能预测出成功的那种典范
一、极度自律、极度科班、极度内敛的小米公司
很多人说小米会营销,很擅长营销,这真是天大的委屈和刻板印象,如果你有兴趣查看小米的广告营销支出,会发现
这是所有消费电子公司里支出最少的,而且少到离谱。
小米最近两年,叠加上所有自己在欧洲等市场上大力开疆拓土所花费的巨额营销费用之后,最终算出来的结果,竟然
每1000元销售额仅20-25元宣传和广告投入,这相比所有的其他友商,几乎就约等于0了。
为啥会落得如此刻板印象:“小米特别会营销”,“小米都是代工,没有核心技术”。无非就是当技术科班男们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聪明才智花在产品和技术细节上时,他们懂得如何用最少的费用,去展示最大的自我,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营销,但其实这恰恰是最扎实的工匠精神。
而很多人忽略的一点事,当小米很认真的把一个产品拆出几十个技术给你展示时,他不仅仅是在做宣传,他是真的关注到了这些技术细节,并且愿意花时间在这些细节点上做升级、做创新、做突破。
前者是刻板印象,后者才是成功秘诀。
如果不是友商每1000元的销售额广告费用高达100-200,真的就没竞争对手啥事了。
当然了,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说,你胡说,我买的很多小米产品也有问题,首先,你说的肯定是事实,但我们今天
在这讨论的是大方向上的企业发展规律,而不是细节上的幸存者偏差。
其次,小米也会经历高低起伏的波段,主产品之外的米家生态系列的大量产品,走的还是OEM或者ODM的代工模式,自主渗透率虽然在加大,但难免有漏网之鱼。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
在研发生产端的厚积薄发
,当其他友商还沉迷在舒服的供应链体系时,真正第一个想着脱离“只是代工的”这种刻板印象的反而是小米走在了最前列。
如果你有认真去了解小米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小米是如何规划、设计与落地自己的生产架构时,你会佩服,妈的这一帮清华北大高材生们,是真的有追求,是真的有脑子。
从小米开始通过工业4.0的自主贴片厂来秀出这些年的成果肌肉开始,
这种对细节、对本质、对规律、对生产力的极致追求,在小米SU7上达到了巅峰
,也第一次清晰的、体系化的把自己的价值观、生产理念、产品追求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这也是为啥看完小米汽车发布会后,我毫不犹豫的看涨2-3倍,因为
在那场发布会所呈现的背后的领先程度,说对其他新势力车企断崖式碾压已经毫不为过了。
另外,曾经在阿里大获成功的合伙人机制,这种体系化的价值观的成功, 在小米身上又一次看到了,并且更牛逼的,在小米这,这是Plus加强版。如果说销售驱动阿里体系的合伙人体系还少许带一些传销和精神控制色彩,那
小米的价值观,就真的是带着一帮超级高智商、不缺钱、不图钱的对生活、对技术、对产品有着极致追求的理科生,在共谋大业。
小米严谨科班的企业氛围和价值理念,纠错能力也特别强,一定能够淘汰不合格的人,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上,适时地淘汰了周光平,比如MIUI和路由器板块,不认真做产品的人,就真的被淘汰了,
特别路由器板块,淘汰不正确的人后,那起飞速度就真的吓人。
二、在人工智能时代,小米的股价是无上限的
其实今天主要想讲讲小米的股价的极限在哪,我再次做出新的预测,
在一个5-10年的周期内,结合通货膨胀,就现在的30多块再上涨10-20倍是极大概率事件
。我从不炒股,也极少预测股价,但小米真的是一个稳定到可以破例为其价值做一次真正的鼓吹的公司。
首先我们得了解为啥小米之前的股价会破发,为啥会低谷,这就是前文所述的,小米的“刻板印象”已经延绵10年有余,而互联网公司的定位又迟迟立不住,仅一个硬件制造公司当然无法获得资本的认可。
但这一切,从小米数字系列、红米Note、K系列、小米电视空调、小米汽车、米家更多生态的全面雄起的那一刻开始,彻底扭转了。
市场慢慢在认可,产品力越来越渗透,叠加式的走高已不可反转。
下面在细节上列举几个支撑股价的重要因素:
1、价值观的作用
为啥要把这个排在第一位,因为如果未来某一天,在无限增长的消费电子市场的头部里也要打一架,无疑是利润率更高的企业、忠诚度更高的企业会更胜一筹,如果你非要把华为、OV拿来对比,那最终的赢家一定是价值观取胜的小米。
2、精研10年供应链的价值
从雷军亲自接管供应链开始,已经快10年光景,虽然我不知道小米内部是怎么管理的,但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能感觉到的是,从OSAT到SMT,再到CNC,小米在竭尽全力的渗透其中,特别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在这些产业链环节中,
通过信息化技术、数据方法,反复重构建模,来构建高效的运营与管理体系,这种对自主性的追求,对方法论的钻研,说真的,对其他大厂,也近乎断崖式的领先,打持久战越长,领先越大。
而这种领先,甚至能产生一种很奇妙的效果,就是
当大家以为小米硬件挣钱少,未来靠用户靠生态挣钱的时候,他硬件利润率也悄咪咪的持续走高了。
3、内敛而科班的研发管理的价值
国内内敛型研发的典范是腾讯,小米是我能看到的第二家。这种研发管理,效率极高、弯路很少,产品力惊人。
纵观最近的AI领域的格局,可以说再次验证了这种研发规律,字节靠钞能力和不断试错重来取得领先,内敛的腾讯的混元产品力后来居上走到头部,而研发效率很低的阿里在细节技术上偶有突破但在大产品大架构上肉眼可见的落后,幻方的小而美团队通过极致研发也实现了弯道超车。
未来的AI世界,是技术的世界,甚至是纯技术、纯数学的世界,
工程能力、架构能力、重构能力,会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4、电子消费市场,迎来新的20年大爆发
我一直鼓吹一个观点,随着GPT的横空出世,各行各业工程效率几何级数的增长,无限能源和永生真的不远了,哪怕不一眼看到这么远,短期内我们也能肉眼可见消费电子的持续突破。
从智慧家庭,到智能驾驶,再到比如马斯克看好的机器人,再结合AIPC(AIMobile)的远端大模型、本地辅助推理的架构,可以这么说,未来的人类世界:
得终端者得天下!
在这波洪流中,在过去的三年里,小米竟然轻而易举的补全了汽车这个板块,
甚至实现了对特斯拉的除了电池控制技术之外的全面弯道超车,而在可见的未来,当行业踩踏到血淋淋之时,机器人板块也会很快补入。
小米的这种
主业+副业同时推进,再把一个个副业慢慢收编为主业的纯科班扎实打法,
背靠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大跨越背景,真的可以说一句无敌。
- 作者:MapleTech
- 链接:https://www.imaple.tech/article/28e08d3c-0d34-80c4-84a7-e68654e79c29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